2017年1月14日-15日,“2017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”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。
本次论坛以“提升核心技术、创新引领发展”为主题,围绕电动汽车前沿技术与产业发展格局、电动汽车市场变革与企业的战略布局、产业发展的政策走势等行业焦点热点话题,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深入探讨和交流。
数据显示,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50.7万辆,占新车销售比例1.8%,保有量超过100万辆,公共充电桩建设超过15万个。2016年前11月,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销售超过80万辆,中国销售达40.2万辆(占新车销售比例超过1.6%)。截至2016年底,全球新能源汽车累积销售突破200万辆,中国占比50%以上,为节能减碳,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。
北京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和谊
北京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论坛上表示,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春天已经到临。按照2016年10月份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提出的产销目标,“十三五”、“十四五”和“十五五”期间,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年均增长将分别达到90.5%、30%和33%,“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电动化转型的新时代,继本世纪初的“黄金十年”之后,下一个风口即将到来。”徐和谊如是说。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、充电联盟理事长董扬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、充电联盟理事长董扬也直言“新能源汽车产业形势大好”。据董扬分析,中国的电动车发展有两块非常重要的市场,一块是限购城市,是乘用车的主要市场;另外一块是公共交通领域,是大客车和商用车的重要市场。他预测:“只要企业和行业能够稳住形式,不断发展,再过几年,中国电动汽车就会领先世界。”
不仅企业和行业协会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形势如此看好,国家政府部门也给予了肯定。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,目前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已做到全球领先,技术水平在显著提升,产业体系基本建立,企业竞争能力也显著增强,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稳步推进,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上正在迅速发展。
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
此外,苗圩部长还指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不足和问题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还需要大幅度提升,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要加快推进;同时,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,社会各界纷纷进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的建设,导致在新能源客车、货车领域,企业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过剩苗头,动力电池高端产能不足、低端产能过剩的问题进一步加剧;还出现了个别企业违规谋求骗补,扰乱市场发展秩序等方面的问题。
针对上述问题,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:提高了技术准入门槛,严防低水平重复建设;建立了产能预警机制;大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;与此同时,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措施。通过以上措施,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不断完善,产业发展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。
苗圩强调,发展新能源汽车,是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,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紧迫任务,也是推动绿色发展,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。通过控总量、优环境、提品质、创品牌、促转型、增效益,推动汽车产业发展,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,实现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。
今日后市场编辑认为,不管是从国家战略发展层面还是从环保层面,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广大百姓的关注和支持,甚至寄予了新能源汽车能够缓解目前环境污染的厚望,但新能源汽车能否不负众望目前还是个未知数。
今日后市场了解到,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40471辆和331092辆,同比分别增长3.3倍和3.4倍,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超越美国,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。
这是一大乐事,但深挖其原因也会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目前被动的发展态势。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之所以都超出市场预期取得好成绩,一方面是地方政府为完成推广任务,加大了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的采购和资金支持;另一方面是国家和地方的巨额补贴刺激了需求的释放。对这两方面的过度依赖,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健康稳定发展来说并非长久之计。
在今日后市场编辑看来,新能源汽车未来想走得更远、更广,必须提高电池等技术研发能力,以及完善充电桩基础设施的建设,只有这两个最基础的问题得到了充分保障,新能源汽车的春天才有可能延续下去。